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09节 (第3/8页)
,如果真的后续大量移民过去后,大明本土的耕地怎么办?还得安排人手维持耕种吧。若移民的都是无地的人口还好,可若是真有利益,就注定会有很多有地之人也会卖地而去,到时候大明本土的粮食反而不够吃了怎么办?这些工作可是浩大的工程!” 朱高煦听完,亦是连连点头,颇为赞许地瞥向李景隆。 这位仁兄不愧是纸上兵圣,实践能力怎么样不说,起码纸上谈兵的时候,讲的还是头头是道的,朱高煦觉得自己就没有这个水平。 面对李景隆的质疑。 姜星火则微笑着说道:“这些问题,当然也有考虑过。先说后一点吧,其实大明本土的耕地这件事,根本就不用担心,因为你可以试想,首先,人地矛盾是始终存在的问题,难道大明百姓生娃的速度你也担心吗?只要有地种,多少人都能放开了生出来。” “其次,随着时间的推移,未来必然会有更加高效的、用于农业种植生产的器物出现纵观历史,这是必然发生的现象,而我相信,若是大明真走上了海外扩张这条道路,那么世界殖民和海外贸易这两件事几乎是必然而然地同时发生的,反过来,为了追逐利润,不管是手工业还是农业,都会有更多提高生产能力的发明创造产生出来。” 李景隆略微思忖后同意了姜星火的说法。 李景隆认为,如果不纠结以当下的大明来猜度未来的大明,那么姜星火所说的这些东西,确实极有可能实现。 毕竟,人生实在是太短了,一个人所能获取的人生经验、阅历,也是基于当下的时代。 以至于人们经常只能看到眼前的事情,难以去放眼未来,设想未来究竟会发生什么。 事实上,这无关乎智力,而是真真切切的时代局限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