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国师 第109节 (第2/8页)
会比较漫长,同时还需要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可谓是福泽万代,但耗时耗力。” 既然是畅想讨论,那当然就默认庙堂环境允许这种政策的发生。 朱高煦与李景隆都点了点头。 李景隆皱眉沉默了半晌后,忽然抬起头说道:“若是新的陆地自然禀赋如此优越,开拓新的陆地倒不失为一条可行的办法。只不过我华夏素来安土重迁,如何会有人抛家舍业不远万里地去新的陆地上讨生活呢?” 姜星火沉吟剎那,他要是告诉两人,在未来其实会有很多人远赴万里去淘金,只为了更好的生活,但恐怕不是现在的例子也没什么说服力。 可就在姜星火沉思之际,朱高煦却忽然插嘴。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要钱不要命的人多了去了,只要有一个开头的,知晓了那边天地广阔,不用再挤在家乡的一亩三分地上,而是在那边一个人能种三十亩地,自然有的是人愿意去了。” “什么安土重迁。”朱高煦撇撇嘴,“说白了,不就是冒险的收益,没达到能让人豁出命去干的地步吗?” 姜星火一时语塞,李景隆也是有些尴尬,道理,好像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李景隆想了想,继续深究道。 “大明到了未来一百年内的时间段,定然是国力雄厚、人口众多,就算确实如高、高羽所说,想要移民海外的人趋之若鹜,可是新的陆地,别无它物。” 李景隆发出了一连串的问题。 “这样一来,一开始的小规模移民恐怕很难积攒出足够的资源供后续人使用,大规模移民过去之后,一开始的数年肯定不能依靠耕种自给自足的,如此多的人,如何获取足够粮食、衣物等基础物资呢?总不能让他们饿死吧。另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