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6 (第3/4页)
出来,她瞧上两眼,不论扮相还是曲词儿都更了雅致些。 曹夫人坐在她身边,见她有兴致,轻声道:“说是这歌班里头都是女子,跑江湖不易,若不是聂家请是怎么也不肯离开家乡的。” 卫善一听便知道聂家人登过曹夫人的门了,怪道她头上两枝金荷叶托翡翠青蛙的对簪,一看就是南边式样,含笑看了她一眼,又把目光收回来,原来台上都是女子,描上戏妆这才男俊女俏。 几家连日献戏便是因着刘刺史送来的那一队儿乐工歌姬都被秦昭零零散散的赏了人,赏给手底下的武将,还有卫所里立了功的兵丁。 这些个歌舞姬,呆在王府里除了献艺之外,有瓦遮头有衣御寒,不论原来是怎么进来了,这几个月里都老老实实,王长史派人看得那么严实,刚来时这些女子还想着有一日能得王爷的青睐,从此不再干这营生,连月下来也都熄了这心思。 打小练舞,难免身上便有些旧伤,再有几年就是还能跳舞,也有更年轻晚鲜嫩的,能够嫁人都来给卫善磕头,卫善便给她们安排一份妆奁,嫁人过日子去。 台上那歌女一开口,卫善便是一怔,她听过这样的小调儿,在御花园的云台上,是杨云翘唱的,卫善一听便笑起来:“这曲调倒很别致,京城里还从未听过。” 曹夫人是问明白了才来的,立时说道:“说是南边才刚兴起的,原来也没有,倒是托了王妃的福,叫咱们都先享一享耳福。” “这调儿新鲜,该叫京城人都听一听。”江宁王牢牢守着吴地,这些便少有流传的,卫善这么说,余下的人就凑了趣儿,一地有一地的风俗,别的调子在本地传唱不开,多也是捧捧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