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356 (第2/4页)
个精品店 开心\(//?//)/ 用买买买和组装小房子的兴奋感缓冲一下姨妈痛~ 比起地雷更想要收藏 ☆、第246章 七夕 卫善生辰这一日的热闹堪比过年, 晋城才进了七月就已经悬灯结彩, 门楼茶馆铺子处处都闹烘烘的, 各家还要斗灯,斗谁家的彩灯扎得显眼, 扎得最好的灯便能得着刘刺史的彩头, 虽不过是两坛子酒两匹夏布, 那也算是得了彩, 讨个好意头。 刘刺史为了讨好卫善,把七夕只停一天的宵禁改成了三日,各处增派人手,怕有听见三夜不宵禁便作jianian犯科的,卫所里也调出一队人来,防着小偷小摸的, 拍花子的,还有趁乱占妇人便宜的。 一入夜满城都是灯火, 家家门口都挂着福寿灯,彩帛铺子前有织锦灯, 点心果子铺子外头有彩果灯, 水里漂着荷花灯,铺子楼头挂了明月灯,到了正日子, 街口各种的书场戏台连日不停,比年节里还更热闹上几分。 常潘聂三家连着三日献戏,聂家还是从南边请来的歌班, 唱的是吴语,倒是秦昭在清江时听过的,吴地多水多舟,采菱采莲都甚多,渔家女儿个个能开口唱上两句,藏在藕花深处,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郢城外的大小水巷子也有百来条,窄船通行其间,歌声便在这其中流传,渐渐有人拿这个歌调来编戏,唱的多是些江南情致,只这一班是江州一带来的,歌声还更甜些,倒把卫善给听住了。 常家潘家一个是请了京城的班子,一个请了本地的班子,京城的班子还罢了,本地风土人情卫善也算见识过,这唱腔听不习惯,反是吴地的歌班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