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九章 文明的浩劫 (第4/6页)
学前街,其实就是指的“学宫”之前的那条街。 “学前街原先是什么样子,我估计老邯江人都快想不起来了对吧!我还记得!”说到这个话题,雷涛就说到了一间让邯江人颇为痛心的事情了。 学前街这一代原本就是邯江市中心,与城中的主干道中山路是相连的。而以学宫孔庙为中心的一片明清古建筑,堪称邯江市中心的中心,与三公里外的崇元县衙并称“邯江南北两府”——即“县府”和“学府”。 可惜如今这两府都在前一轮的城市改造中烟消云散了。这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而邯江学宫更是经历了两次浩劫。第一次浩劫是战乱,第二次浩劫则是**。 1929年,邯江市教育局在市参议会提出议案,孔庙原有祭器、乐器的基础上,向民间征集文献古物并筹建市立历史博物馆,邯江市博物馆于次年六月建成,可以说这不但是江南省,更是华夏国内第一批公办博物馆。馆舍占用孔庙中部的大成殿及东西厢房,陈列室及办公用房共32间,建馆时征集到藏品70种657件。 到1935年5月邯江市立历史博物馆规模最大时,馆藏一度达380种2346件,其中有全套孔庙乐器、祭器,以及明代邯江人民抗倭古炮、辛亥革命时期军政分府的门额等文物。馆中陈列的文物从金石、雕塑、陶器、兵器、乐器、祭器、服装、图书、物产和碑帖等十多个分类。1937年,菊国入侵华夏,侵略军占领邯江后,馆内所藏金石、雕刻、书画等各类文物共两千多件被侵略军洗劫一空,邯江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