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来谁著史_第四百一十章 农民和商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章 农民和商人 (第2/4页)

君主,竟就爆发了王小波李顺起义这种中等规模的起义。简直是匪夷所思。

    这就是因为人心。只要是人就有七情六欲,老赵家本来就在踩着红线跳舞,税赋政策制定的太苛了,一旦碰到无德贪婪的官吏,官逼民反那是妥妥的。

    别家王朝的皇帝听到有人起义:卧槽,有人闹事?

    赵宋一朝的皇帝听到有人起义:哦,又有人闹事了?

    两边的差距就有那么大。

    享年一百六十多年的北宋就足足有二百来次农民起义,平均一年就有一次多,要说这跟那苛刻的税赋没有关系,赵构敢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当球踢。

    可同样因为老赵家还给百姓们留下了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故而,全国大部分境地还都是安稳的。

    一次次农民起义也都是小范围的暴动,波及到一路的都少之又少。绝大多数的民乱,本地官府就已经能平定了。

    老赵家治下的亿万百姓们被压迫了太狠太狠了,相信赵构只要稍微的松一松枷锁,就能叫无数人感受到改变。

    当年范镇曾经说过:臣恐异日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

    可见这天下的士大夫们也不是不知情的。

    当然,也会有很多人口吐芬芳,这大宋天子是与他们士大夫们共天下,干那些个泥腿子鸟事?

    但赵构也不会只有这点手段,而且那种话也不是谁都能正大光明的说出来的。

    除了对农民松绑,赵构的另一个切入点就是商人。

    商人在中国古代史上一直是一个很悲催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