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机遇_第二十二章 方寸大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方寸大乱 (第1/6页)

    冲、穿插,经典的训练场景,只不过原先由自己人扮伴换成了日军。在不安、紧张过后,战斗气氛变成了兴奋和亢进,然后再是从容不迫和有条不紊,新兵们在克服了最初的窘迫后,开始得心应手地享受起他们的战斗过程来。当进攻通过机甲力量投放于整条兵链的某几个环节时,守御的力量迅速崩溃了,犹如一条蜿蜒的堤坝被打开了口子,洪水从缺口中汹涌扑来,然后是整个堤坝的动摇和崩溃。这种穿凿的力量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原本就千疮百孔的防线压根就没有还手之力。日军防线上的士兵害怕了、动摇了,有人向后逃跑,有人茫然不知所措,前者被毫不留情地撂倒,后者则被紧随其后的步兵俘虏,稀里糊涂地做了国防军的俘虏。

    造成日军崩溃的原因固然有很多,但是归根结底是两条。第一,进攻的突然性。日军没有料到国防军在“苦苦”应付本方进攻的时候居然能够如此迅即和有效地投入大军进攻;第二,进攻的压倒性。日军根本就想不到禁卫军会用战车配合进攻,更没有料到战车这种革命性武器对战场态势的压倒性优势。

    战车适应性差、防御力薄弱、生存力低下的谣言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被击得粉碎,所处的平原位置则更是将战车的机动性与进攻性发挥地淋漓尽致——这几乎就是最理想的作战场所。当然,日军在防御上的种种错误也奠定了自身的失败。他们没有构筑小正面、大纵深的防御体系,相反却把大部分兵力摆在庞大地防御正面上,一旦被击穿根本毫无还手之力;他们没有挖掘宽而深的战壕和封锁沟,这固然是因为时间不够。但盲目迷信于这种壕沟足以抵挡步兵的越障而对战车越障能力的低估是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他们没有根据战车的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