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79 (第3/4页)
不小的势力,而且较为偏远,大唐一时查不到这里,神不知鬼不觉。” 徐敬业笑道:“你的办法虽好,但是耗费太大,战线又长,涉及的人太多,恐怕夜长梦多,功亏一篑。” 杜求仁道:“敬业兄是否已有良策?” 徐敬业笑道:“我确有一计,可不费吹灰之力。”他怕隔墙有耳,便在三人耳边轻轻讲述一遍计谋,三人拍手称快道:“还是敬业兄有谋略。” 徐敬业暗中说服魏思温充当谋主,指使他的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要求奉命出使江都,然后让雍州人韦超到薛仲璋处报告,说:“扬州长史陈敬之阴谋造反。” 薛仲璋逮捕陈敬之入狱。 数日后,李敬业乘驿车到达,伪称自己是扬州司马前来赴任,义正言辞说:“奉太后密旨,因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要发兵讨伐。” 于是开府库,命扬州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钱工场,驱赶囚徒、工匠发给他们盔甲。将陈敬之在监狱斩首;录事参军孙处行抗拒,也被斩首示众,扬州官吏再没有敢反抗的。 于是徐敬业征发一州的兵马,又使用李显的年号嗣圣元年,设置三个府署:第一个称为匡复府,第二个叫英公府,第三个叫扬州大都督府。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领扬州大都督。任命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在扬州招兵买马,百姓对武则天早已不满,反而支持徐敬业、拥戴李显,许多对武则天不满之人前来投奔,徐敬业的士卒很快增至十多万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