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两百二十一章 多学科分析 (第3/4页)
,就以为事情是发生在金陵,孙皓利用铁链在金陵上游横绝长江,让西晋的战船无法东进,其实是错误的。” “要是查阅资料就会发现,西晋益州刺史王濬奉命建造战船,打算征伐东吴,造船时产生的木屑随着长江水流到建平郡,建平太守吾彦发现后,将捞起的木屑上呈孙皓,认为西晋正建造战船,打算伐吴,要求孙皓增派守军到建平防守,称只要建平不失陷,西晋都无法渡江进攻。但孙皓不听。吾彦无奈,唯有制造铁锁链,在险要之处放下横断长江;又制作大铁锥,暗置在江水之中,试图以此阻止西晋战船东进。”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建平是什么地方?就是现在的秭归,三峡险要之地,离东吴建业,还有上千里的水程。” “所以铁锁横江,其实是横绝三峡?”张路问道。 “那不可能。”卫非反应很快:“看我们夹川就知道,长江在枯丰两季的水位相差十五米以上,用铁链怎么拦?还有,就算是在那里跨江,长度有多长?耗铁有多少?这些铁料拿去打造兵器和箭头,能有多大战力?哪种做法更加的划算?” 周至对卫非竖起大拇指:“就是这个思路,理科的思路。哪怕是在建平郡,假设横跨长江的铁链阻挡楼船,那也不是当时吴国的国力所能够达成的。” “然而历史有的确有记录,天纪四年即晋太康元年,王濬率军攻吴,沿江城池守将多数都望风而降,或者很快被攻破,但吾彦却领军坚守建平,无法攻下,最后王濬以大木筏移走水下的铁锥,又用火烧断铁锁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