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朕的庙号最次也得是圣宗_第223章 传统和乡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3章 传统和乡试 (第2/5页)

态。大明践行的是两千年的农耕体制,想要扭转这个思维很难,所以要进行温水煮青蛙。”

    “这就是为什么朕要将江南摁死的原因。”

    “江南是最有资格产生新思维萌芽的土地,但不符合皇权需求,所以,朕只能选择第二条路走。”

    “第二条路?”

    “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不过肯定能改变现在的模样。做就完了。”

    朱厚照哈哈一笑,朝前走,然后上了已经坐着朱厚熜的马车出发。

    王守仁沉默看着皇帝背影,下意识的追上去。

    他有一肚子的疑惑。

    不知道能不能有解答。

    ……

    大明正德十六年,八月三十日,秋闱。

    秀才们入院。

    他们刚刚坐定,就看到了题目。

    “致中和。”

    “……”

    所有考生看到这三个字,脑袋嗡嗡的。

    朱厚照出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

    没头没尾,不上不下的!

    光是切入“致、中和”,“致中、和”这两个点,就能写一堆的文章。

    不仅是考生,就连主考官看得都一阵头疼。

    虽然大明八股科举取士一百多年了,考题早就变得乱七八糟,但从未见过这么掐头去尾的题目。

    致中和,这不就是《中庸》里面的内容吗?

    前后文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只是朱厚照不知道出于什么心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