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金牌是我的[花滑]_第 263 章 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 263 章 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 (第2/6页)

只侧重培养单项目的单个人——尽管也有资源的倾斜,丛澜得到的肯定比王萱多——但张简方确保了每个人都有基础资源。

    冰迷们发现这点的时候真的很高兴,因为领导很重要,他的眼界就是整个项目发展的边界。

    这么一算,Sr真的是枝繁叶茂。

    但Jr就不太行了。

    跟Sr相比的话,拔尖儿的少,水平国际一流的也不多,不稳定性太大,技术难度不足,算上省队的孩子人数倒是不少,但他们彼此的差距特别大,沐修竹都会两种四周跳了还有17岁男单连个3A都跳不明白,更别说未来还有发育关在等着。

    所以,张简方还是愁。

    在这种殷切期盼学花滑的人越来越多的想法下,张简方觉着,只要是个有前景的方法,都可以试试。

    他提供了季度奖金,他拉到了新的赞助,他决定在比赛结束后给前十名都发钱;

    他牵线搭桥地方冬运中心和冰场俱乐部,他去体校和舞蹈学校谈合作,他让运动员到小学里去宣传冰雪运动;

    他推俱乐部制度,又担心在国内水土不服,找人来协调商讨本土化新方案;

    张简方做了很多很多。

    他还去体总找人,要求把花滑赛事奖牌与夏季项目的奖牌价值对等,既然游泳队的世界冠军、奥运冠军能免试保送清华北大,那他们的花滑冠军也要。

    丛澜:……

    张总你怎么搞得这么晚?

    我高考都结束两年了!

    以前是没有,现在丛澜在手,加上堂溪虞悟也得到温哥华冬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