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 235 章 找状态 (第1/8页)
今年是丛澜第五次参加国际赛,第四次参加大奖赛总决赛。 她在去年完成了GPF三连冠,与有史以来的女单成绩持平,如果这一场她可以夺冠,那么将会是新的历史纪录。 “她好像一直在突破。”媒体这样评价。 迟敬涵作为国内媒体记者之一,这次来到了GPF现场。他要比国家队的成员们早来几日,准备器械、熟悉场地、提前发稿什么的。 在主办方这里领取媒体证件的时候,他听到很多同行在议论丛澜,不少人都看好她再拿个第一。 “追花滑比赛的谁能不喜欢丛澜呢?” “难得一见的巨星。” “十几年前的花滑盛世,不知道会不会通过她复现。” 任何一项运动,不管是热门还是冷门,诞生了全世界范围内的巨星,对这个项目都是有益的。 人们总是从爱上巨星开始,将热情分散给项目,从而使得整个项目的从业者都受益。 曾经火热的花滑市场,就是因为不间断出现了明星运动员而持续了下来,又因为大家的陆续退役而消退。 最火的时候,北美市场几乎被一人垄断,本身最璀璨的女单也更加夺目,她退役流失了一大批北美观众,加上后续的盐湖城saocao作,导致北美市场一下子就变没了。 现在,出自北美的选手们连训练费都不一定有赞助商提供,好些更是只能自行筹措。 至于星野晴奈,她还不是这样的“巨星”,她在日本很火,可是论起突破项目的限制,带动全世界的人关注花滑,她在这方面的影响力有限。 丛澜不一样。 年龄限制以后最年轻的冬奥女单冠军、多次创新世界纪录、四周跳女单、GPF三连冠、大赛成绩不是一就是二,她的标签太多,她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