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系统不正经_第四百一十一章闹官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一十一章闹官窑 (第3/4页)

,而且还能捡漏。

    那么,他是怎么就判断出,这件仿汝窑器是明代的呢?

    这就是一个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程度,才能做出的正确判断。

    因为这件东西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相同的器物对照。

    底下又没有款识,让人很难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且还能准确断代是明代的东西,这就很难了。

    所以,当时相当多的人都觉得,应该是清中晚期的。

    而马老知道这件东西,是有资料可查得到的。

    景镇御窑厂出土的成化地层中,曾经出土过一片这样一模一样的残片。

    那件器物原来在底部,是有“大明成化年制”的款识,不过后来给磨掉了。

    至于为什么磨掉,这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很多人都会这么做。

    只不过,这一件不是为了去掉成化仿这个款识,冒充北宋官窑,而是另有原因。

    可以说,在马老之前,查遍所有的文献资料,在全世界范围内,一件这样的完整器物都没有。

    因为成化年仿汝窑也不是大量仿制,而是少量的仿制。

    所以,最终马老以7万元的价格买下来。

    而到了现在这个时候,以7万元买下明成化年仿汝窑的完整器是不可能的,因此马老算是捡了一个大漏。

    马老能以这个价格,买到那件东西,是基于几个条件。

    其一就是了解这件东西的来龙去脉,知道在景镇出土过一件这样的残片,这也是一个文化积累的结果。

    其二就是要了解历史上的“闹官窑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