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9章:第十三位镇抚使李长安 (第3/6页)
长。” “若是到了实地探查之后,发现一切无误的话。” “那么改造之后的南方三府,未来将会成为大晋的鱼米之乡,那么多粮食送往大晋各处,岂能不修好路?” 户部左侍郎邹伯勋赶紧抬手,阻止了李长安继续往下说, “长安,你是说鱼米之乡?” 李长安点头,“之前的南方三府因为大大小小的水患,再加上没有引导,郡县之间颇为散乱,收成不好,所以只能勉强维持。” “但这一次既然南方三府已经彻底成为一片废墟,那就趁此机会好好梳理河道,重新修路修渠,把三府之地变成肥沃的农田。” “到时候不仅能喂饱三府百姓,更能成为整个大晋的粮仓。” 邹伯勋连忙问道,“这是不是就是你说的……支柱产业?” “不错。”李长安目光在所有人脸上略过, “三府之地广袤平整,只要改造好,可以主要从事农耕之业,此为三府支柱。” “同时,大方向上虽然要建设鱼米之乡,大晋粮仓。” “但也要因地制宜,有的郡县适宜种稻谷,有的适合大麦小麦,还有的可以养鱼养虾。” “低矮的山丘适合种茶树、果树,还适合豢养家禽等等。” “这些都要镇抚司到三府后,去各郡县勘察研究,然后在大方向不变的基础上,给出合适的规划建议。” “而不是直接让一府种稻谷,一府种麦子,一府养鸡养鸭。” 翰林院大学士沈寒松闻言,不禁点头道, “我之前看到忠勇伯的策论,还有些怀疑。” “如今听了忠勇伯的解释,果然不同凡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