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3 (第2/4页)
了封报平安的书信,请他帮忙捎去李家。 如此忙忙碌碌,转眼就到了正月十六,玄音阁开学了。 此次玄音阁收徒,共计收取“甲等”一百二十人,“乙等”九十六人,“特选”五十四人。 这二百七十人不会集中在一起上课,对这些新人而言,进阁第一件事就是拜师。 玄音阁内部除了当摆设的女学,分为南北两院,北院的院长是谭大先生谭睿博,谭大先生为人严谨方正,北院的乐师对他都是既敬又畏,而南院的院长谭二先生谭睿德温和宽厚,南院便聚集了很多因兴趣而成为乐师的世家子弟。 两院教学风格大相径庭,南院宽松而北院严苛,谭老国师的五个儿子三个在南院两个在北院,两边实力相差无几。 玄音阁每年的春秋比试以及三年一次的大比,其实都是南北两院的较量,从结果上看近几年个人战南院占着优势,但团战无一例外每次都是北院获胜。 阁里的规矩是拜了哪个院的师父,以后就属于哪个院的人。 玄音阁建阁这么多年,唯一的例外只有谭锦华,他自幼跟父亲谭大先生学琴,成为乐师之后却自称已经被父亲逐出门墙,投奔了二叔的南院。 文笙上来便遇见了这么一件叫她犯难的事。 她需要在阁里认一位师父。 正常而言,不要说入学的状元,就是乙等、特选的学徒,认准了哪一位乐师要拜入门下,都不会遭到拒绝。 乐师们都知道这是壮大本院和自身的好机会,就算日后成不了材,谁还在乎多一个没出息的学生呢。 但文笙却不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