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69节 (第7/8页)
孩们没威胁, 乐得施舍一点善心, 至于尊老么, 大概出自日益增长的对死亡的恐惧。 不久前他还跟郁宛说想举办千叟宴,像康熙朝那样——他什么都爱对标他爷爷。 郁宛好说歹说才劝止了,千叟宴也就是名头好听,实际除了劳师动众没半点好处,康熙爷当年邀请的宾客,最少也是七十老人,大的甚至上百岁了,寒冬腊月让人赶赴京城,不是折腾是什么?何况宴会上的食物多是大鱼大rou,这些老人家却有不少发秃齿脱只能勉强喝粥,硬逼着人家吃皇帝享用的食物,那肚子能受得了?只怕喜事倒办成丧事。 真为了人家好,不若赐下雅号,让乡屯里头美名流传,到时候自有人当吉祥物供养,如此才叫得实惠呢。 乾隆最终采纳了她的建议,可见她还是有点微弱影响力的。郁宛暗暗心想,好歹她算帮乾隆摘去了一个足以名流后世的污点,报答了这些年他对她的恩遇,也算两清了。 裕皇贵太妃这两年的身子也不大如前了,不过精神依旧抖擞,还很有兴致地指挥宫女剪窗花贴年画儿,郁宛着实佩服她对生活的热情,死了儿子也没叫她沮丧,依旧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这才是内心强大的人吧。 耿氏也算先帝嫔妃中最后的胜者了,虽然来得晚了些,可到底再无人能压在她头上,只不知她还有多少寿数来享受这最后的光阴,郁宛衷心祝愿她能活得长长久久,毕竟这位老太太已是真仙一般的存在了。 冬去春来,春去冬至,转眼步入乾隆四十五年,皇太后三年孝期已满。 因阿木尔婚期将至,一家人再难像现在这般团聚,乾隆这个贴心的皇阿玛决定重启南巡,好让女儿尽情看够江南风光。 比起前两次,这回跟去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