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清穿之大龄宠妃 第112节 (第2/9页)
张假面具。 郁宛吐气如兰,“万岁爷您帮我看看头发,用首乌水洗过,是否更光亮滑顺了?” 顺势倒到他怀中去。 乾隆但觉呼吸急促,“你梳着髻,朕怎么看?” 郁宛很自然地除下簪珥,然后又不小心带下一肩衣角,做到这个份上,接下来就水到渠成了。 眼看马车快到宫门,李玉面无表情吩咐道:“再多走一圈罢。” 王进保心悦诚服,师傅不愧是师傅,这种察言观色的本事,他一辈子都未必能学会。 * 此番南巡尚算圆满,除了舒妃忻嫔两个去了也是白去,囫囵吞枣般没什么滋味儿,其他人还是颇有进益的。 郁宛尤其满足,这趟下江南对她而言不虚此行,该见的差不多都见了个遍,虽然因着时间缘故大半都是走马观花,可也给她的人生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值得老年拿来怀念。 郁宛又让新燕春泥将带来的土仪分送各宫,尤其颖妃、婉嫔、容嫔兰贵人这几处,旁的倒还大同小异,徐州和济宁的特产却只有她能买着,郁宛自然得尽到地主之谊。 光酒水就有好几种,沛公酒顾名思义,因汉高祖刘邦而得——是不是刘邦酿的另说,不过以老流氓这样挑剔的脾气,他能看得上的酒当然是好酒;窑湾绿豆烧则是乾隆爷的赐名,原名老瓦罐绿酒,因汤色晶莹,如绿豆茶一般,乾隆爷一见就喜欢上了。名字好不好且不论,反正经过他老人家发掘,这酒是出了名,往后销量也不愁——至少在本朝如此。 吃食更是品种繁多不胜枚举,济宁的玉堂酱菜,金乡的大蒜和小米,长沟的葡萄,泗水的西瓜,曲阜的煎饼,梁山的黑猪rou,贾汪豆腐卷,沛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