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94章 不接受投降 (第3/4页)
鞑子自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一到穷途末路时便请求内附,而且每当这个时候总屡试不爽。 而一旦大明答应后,过不了两年,待他们修养调整好,又开始蠢蠢欲动不守规矩了。 拉锯战就是这样形成的。 …… 此刻,见父亲被擒,把兔儿又想来这一手。 然而,水墨恒断然回道:“不可能。大明不会接受你们朝贡的。” “为什么?”把兔儿大叫。 “没有为什么。”水墨恒心里“哼”了一声,难道要我实话告诉你们,这是大明的国策方针吗? “大明为何接受阿拉坦汗的臣服,敕封他为俺答汗顺义王,而且答应互市贸易往来,却不肯接受我泰宁部落?” 水墨恒没有说话。 心想,且不说这是大明“一拉一打”的方针政策,你把兔儿能与阿拉坦汗相提并论吗? 阿拉坦汗,是蒙古奇源部的首领,活动于宣化、大同、青海一线,实力强大,但早在隆庆年间,就已归顺大明。大明封他为顺义王,称俺答汗。他有一个与大明十分友好的妻子:三娘子。 虽然大明不愿意与鞑子各部挑起争端,但对他们也不是一味地妥协只求和好,而是采取“拉打结合”。 对于京城西北方向和正前方向的鞑子部落,也即宣化大同和蓟州两条线,大明采取“拉”的政策,所以册封俺答汗和三娘子,以换取和平的发展环境。 俺答封贡,这还是在高拱担任首辅、张居正担任次辅时一力促成的。 而事实证明,俺答汗和三娘子确实不负大明的期望,多年来与大明相安无事,一心谋取西北的发展。 不仅如此。 水墨恒还知道,往后许多年都这样,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