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唐_第三百五十三章羁縻草原(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三章羁縻草原(中) (第1/4页)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很好的对待异族的政策,羁縻政策。

    中国古代朝廷在边远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之州。以夷制夷,因其俗以为治,有别于一般州县。“羁縻政策”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

    但是,这个政策多应用于南方蛮族,对北方胡族,还是以防、打为主。

    所谓羁縻,“羁”就是用军事和政治的压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经济和物质利益给以抚慰,即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特殊的行政单位,保持或基本保持少数民族原有的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机构,承认其酋长、首领在本民族和本地区中的政治统治地位,任用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经济上有朝贡的义务外,其余一切事务均由少数民族首领自己管理。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

    唐武德二年,李渊下诏实行羁縻政策:“画野分疆,山川限其内外,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是以昔王御宇,怀柔远人,义在羁縻,无取臣属,朕祇应宝图,抚临四极,悦近来远,追革前弊,要荒蕃服,宜与和亲。”自此,确立了“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民族政策,使在“遐荒绝域、刑政殊于函夏”的羁縻府州制度得以推行。

    这么好的政策,不用在胡族身上,可惜了,但是,这个政策对北方蛮族要做一些改进。

    “圣上,小子说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是因为草原太大了,如果我们不利用好,那就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