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章,进攻前的炮击 (第2/5页)
米口径的巨型臼炮。 你以为这是最大口径的了? 不不不,那想象力太匮乏了。 为了对抗最强大的马克西姆-高尔基要塞,德军还调来了大名鼎鼎的八百毫米口径的多拉列车炮。 一发炮弹重达七千一百公斤,顶得上他们面前三门半大炮的重量。 换成九二式步兵炮,就是三十门。 一炮干出去三十门九二式步兵炮,你告诉李云龙,看他相信吗? 就像三七年卢沟桥事变的时候,日本人钢产量是五百八十万吨,而中国当年的钢产量只有四万吨,连对方零头都不到。 八十年后,中国钢产量十二亿吨,比全球所有产钢国家加起来还要多。 日本也有一亿吨,但只是中国的十二分之一了。 八十年的改变,现在说出去谁信? 没有人会相信的。 在这个年代,中国人还只是想着如何赶跑侵略者,怎么建设家园填饱肚子,未来离他们太远。 “顾问,前沿指挥所的电话。”炮兵连长招着手,呼喊袁朗。 他紧了紧腰间的绳子,顺着树干慢慢的爬了下来。 刚一接起电话,就听到那边李云龙爽朗的笑声:“怎么样,你的炮兵连准备好了没有?我这边可是都到位了,准备要发起进攻了。” 要打了? 袁朗听了也很高兴,“早准备好了,就等你消息。” 李云龙等的就是这个消息,两门大口径的榴弹炮,还是头一回用。 一百六十发炮弹,数量足够他造。 再说了,回头旅长肯定要打劫,现在省个什么劲儿?那全给旅长做嫁衣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