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7章,开辟敌后根据地 (第1/4页)
只得感叹:“英雄出少年啊!” 袁朗得到了旅长的夸赞,他要是有尾巴,怕是直接翘起来了。 别人夸他,他就一乐,图个高兴。 能得到旅长这样的人杰夸赞,袁朗受宠若惊,整个人都晕晕乎乎的。 他的推让并没有成功,任就担任坦克支队的支队长。 为了相处融洽,由赵刚担任指导员,协助管理。 旅长发现了袁朗具有如此多优秀的能力,自然对他产生了更浓烈的好奇心。 午间用了一顿便饭后,便决定多待一会儿,与这一位身份神秘的“小袁”交流交流。 旅长是这个年代能够放眼看世界的人杰之一,袁朗是生活在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伪军迷一个。 两个人聊得很来劲。 从机枪大炮的使用,到中日国力的对比,无所不聊。 袁朗的信息广,眼见宽阔。 旅长的眼光精准,常常一语中的。 他们谈起了中日国力的对比。 中日在国力上的差距,可以追溯到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启了这个东方岛国的近代化进程,它在亚洲第一个走上工业强国的道路。 而在日军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之前,民国连基本的现代工业体系都不完备。 尤其经过军阀混战,百姓民不聊生,更没有办法发展工业了。 在1937年,日本的工业总产值为60亿美元,而民国仅13.6亿美元,日本是民国的4.4倍; 对战争相关重要的,钢铁,石油,铜三种物资。 钢铁产量,日本是580万吨,民国是4万吨,日本是民国的145倍; 石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