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该不该打 (第2/5页)
存活的三万精锐。 所有人的战斗素养自然不错,打起仗来也很凶狠。 此次投入战斗的新一团和独立团,虽然有不少新兵,但也都经过了好几个月的训练, 再加上有老兵带着,作战能力也没得说。 而且,当时的两个团,在武器装备上要远逊于新一团和独立团。 尤其在轻重机枪和炮火能力上,要比当时的主力团强了一倍。 这是旅长都亲口肯定的。 虽然丁伟和孔捷,在指挥作战方面,要逊色于打响平型关战役的那二位将军。 但是,有成熟的例子摆在面前,萧归曹随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在经过一番对比后,袁朗很容易就能得出结果:这场战斗,起码有八成的概率稳赢。 剩下那两成,主要原因出在敌人的身上。 当年开战时的日军不可一世,叫嚣着三个月灭亡中国。 那时候的他们不把任何敌人放在眼里,一头就扎进了伏击圈,被打了个鼻青脸肿头破血流。 现在已经打了三四年仗的日军,只要不是蠢货,也该记着点教训了。 真要是还一头扎进伏击圈里,那袁朗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他又想到卡车后面拖拽的防空炮,在那种地形,直接拉到沟道里,显然不可能。 如果拉到两侧的伏击阵地上,那就只能看鬼子的飞机会不会来……应该是会来的。 日军总不会因为被打下了三架飞机,就不敢派出飞机支援了。 似乎看出了他的心事,旅长说:“放心,肯定有你表现的机会。 看样子快到辽县了,决死一纵队应该准备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