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一章:科举之道 (第3/4页)
以说品德与能力不相上下,两者缺一不可。 可真要来个二选一的话,估计那些考生倒是更愿意选择能力。 “朝堂之外?”马周愕然一愣,没搞明白李元吉的意思,这科举又与朝堂之外有何关系? 看着马周的反应,基本上也就能够理解古人的整体思路了。 华夏民族的没落,看来也并非没有道理的,倘若一直照着这种模式发展下去,华夏民族的没落最终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没有了大胆创新的精神,上位者担心自己的地位而选择愚民政策,结果导致‘金字塔’结构的出现。 科举考试是打破世家垄断的关键因素,可实际上科举考试也不过只是制造了另外一个‘金字塔’而已。 自己不是皇帝,也活不了上千年的时间,没义务,也没责任去推动这些改变,但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同时也为了满足一个rou丝心中的抱负,李元吉必须要去推动这件事情,至于后果,他没有机会去想。 “倘若有人善于耕种,他家的产量每年均有所上升,假如有人可以令田地在干旱之年有所收入,而不是颗粒无收,可这样的人没有能力参加科考,那么他对国家有没有用? 倘若有人善于造车,他制造出来的车辆可以载物更多,跑的更快,更加耐用,倘若将其推广至军中,民间,会带来什么样的反应?”李元吉接连举了两个寓意并不深但却被常人所忽略的例子。 “可身怀绝技之人,又岂会那么容易将技艺公布于众?这些人会将手艺传给后代,更有甚者会进入将作监,科举与他们并无关联呀。”马周觉得李元吉的这个想法有些荒唐,完全就是不经大脑思考的结果。 这两类人基本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