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820章 开悟成得道高僧 (第1/4页)
话说数年前,摩硒陀离开秦国前往西域传教。 他带着几十个弟子一路西行,辗转列国,经历重重磨难,终于在西域诸国之间闯出了名气,并且成功说服且末、龟兹、精绝、西夜、若羌、莎车、姑墨等国允许佛教传播。 甚至连很多国王都成为摩硒陀的粉丝,对其相当虔诚和崇拜。 摩硒陀自问,要是换作十年前的他,今日西域传教的事业肯定不会达到如此成就。 那么是什么让摩硒陀突然就改变了呢? 只因他在出使秦国期间,曾多次找诸子百家论道,从而让他的世界观发生巨大变化。 孔子曾说过一条最著名的人生格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正是因为孔子这句话,使摩硒陀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前半生过得有多么失败! 三十岁,人家中原学者已经仗剑走天涯,或者登堂入仕,用平生所学报效国家。 而自己却在这个年纪犯了众怒,被国王父亲囚禁起来,后来为了逃避罪责,出家当了和尚。 四十岁自己到锡兰传教,名义上是为了给当地民众开智,实际上只是为了享受更多教徒的供奉。 自己这种行为在中原人看来,实属偷蒙拐骗,非君子所为。 五十岁,中原的很多学者已经著书多部,弟子数量达到桃李满天下。 而自己当时还是井底之蛙,听说东方有大国,便装着不服输的心理,妄想到秦国一较高下。 殊不知到了秦国之后,真相却狠狠抽了自己一巴掌。 人家秦国无论是政治、文化、军事、经济各领域,都远超孔雀王朝。 更关键的是,通过多次和诸子百家论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