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之动力帝国_第91章 接踵而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1章 接踵而来 (第2/4页)

,机头车辆、职工数量居部内首位。在刚建国时铁道部为了防止盛局权力过大,曾硬生生的分出去了个长春路局,直到80年代中期才又合并回来。

    若说北平是共和国的政治首都,吴淞就是共和国的经济首都,沪局辖区内的江、沪、浙是国内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因此沪局的车辆设备历来是部里最先进的,职工待遇也是部里最好的。广州路局沾了改开的光,属于后起之秀,发展的势头迅猛无比,虽然把别的路局远远的甩在身后,但基础太弱,距离前三大局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

    在九十年代之前,超过90的铁道部部长都有在盛京或吴淞两局主持工作的经验,可以说盛京路局局长或吴淞路局局长是通往铁道部部长的必经之路,这两大局的局长也是最直接的竞争对手。

    两局的辖区内都有车辆制造厂,不同的是长春客车厂属于大型央企,由部里直辖,而生产25b型车底的南京车辆厂却是沪局下辖的企业。【叶*子】【悠*悠】

    对于深悉铁道部种种规则的刘长河来说,自己辖区内的企业,哪怕是在名头上有被竞争对手收编的可能,也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海平你给我交个底,这回部里的总工程师赵铁民下来,主要是对25s车底的极限速度感兴趣,我听说25s的民主德国原版车底,构造速度高达160公里/小时,这事靠谱不?”刘长河问道。

    赵铁民是铁道部有名的高速派,七十年代从西德考察归来后,赵铁民就一直推动着中国铁路高速化,92年出任铁道部长后,亲自主导了中国铁路的首次大提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