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_独治大明 第221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独治大明 第221节 (第4/7页)

  哪怕明知道锦衣卫有问题,那亦得慢慢进行梳理,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大规模免职罢官,何况一些世袭百户进行免职罢官亦需要一个充分的理由。

    皇帝虽然一直自称孤家寡人,但不能真的做孤家寡人。

    朱祐樘早已经看透了锦衣卫,亦是有大清洗的打算,但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时机。之所以一直留着朱骥,其实是想从朱骥身上着手,从而寻找破绽将那些武勋二人、官二代和军二代通通清洗出去。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虽然自己很早便派遣王相盯上朱骥,亦是已经调查到朱骥的经济上不干净,但至今还没有掌握实质性罪证。

    这……

    王相发现还不如看朱祐樘砸东西,显得尴尬地回应:“陛下,臣已经查到朱骥是通过名下的一间当铺获得的收入,但这些收入……似乎是合法的。”

    “当铺?这间当铺主营的是京债吧?”朱祐樘得知这一个意外的情报后,不由得心里微微一动。

    王相顿时一惊,便脱口而出道:“陛下,您是怎么知道的?”

    朱祐樘不由得冷冷一笑,这自然是猜的。

    原本自己还不怎么样重视这个京债,但经过深入的了解后,发现京债的危险程度比想象中严重得多。

    京债并非明代才出现的产物,却是可以追溯到唐武宗时期。

    《旧唐书-武宗本纪》记载:会昌二年二月丙寅,中书奏……随月支给,年终计账申户部,又赴选官人多京债,到任填还,致其贪求,罔不由此。

    据后世统计,明朝的京债达到历史之最,官员借用京债的情况是愈演愈烈。

    到了现如今,京债的放贷对象不再局限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