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音乐家_第1345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345章 (第1/4页)

    如果是室内,是声学环境非常好的练习厅,演奏厅,能够将整体的音乐听的很满。

    哪怕是单纯的无声学装修的室内,也不会因为“听不到”而产生排练问题。

    可室外不一样。

    尤其是这放大了三十倍的感觉。

    如果,你站在观众的视角,那么声学体验是极好的。

    收音采集更加不用说,因为那更具有针对性与科学性。

    而演出的主要面向群众,终归还是要制成视频,搞到互联网上的。

    所以现场的声学条件设置,是要按照视频来考虑的。

    如果使用室内录制,那么这一次的活动失去了意义,留下的只是表面的宏大。

    更加完全体现不出“当一个乐团扩大了三十倍后是如何震撼”的感觉。

    还是得实际场景的实际采音。

    但这样的情况……

    如果放在单个演奏者本人身上,那就不那么友好了。

    你很可能压根就听不到其他声部的声音。

    周围一大群全是同乐器的,只能听得到自己声部,如果是远一点的其他声部……

    只能说是听了一个寂寞。

    这样,一个声部的整体,很难去辨别“我tm是否和其他声部配合好了”的情况。

    极其容易出错。

    通过简单的统合指令,分解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