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师_第五百八十八章 白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八章 白烟 (第2/4页)

换,一旦出现物价上涨,商人就会拿着银子到外地采购货物,白银就会从李植的领地外流,降低李植的实物白银储备,从而迫使银行收缩信贷,最终会控制天津和山东的货币总量。

    因此在银本位制度下,货币总量和社会的货币需求量总是大致匹配的,不会出现显著的通货膨胀。

    后世的十九世纪各国使用金本位,通货膨胀就没有持续性。银本位也是如此。大明宝钞快贬值,是因为宝钞和银子之间不能自由兑换。

    不过吸引百姓来银行存钱,需要给存钱取钱的客户提供便利性。之前来换钞票的人排着长队,存钱取钱要排一个时辰的队,是没有人愿意把钱存入银行的。如今柜台空了出来,来银行办事方便了,吸收存款才变成一种可能。

    李植给予一年定期存款百分之三的利息率。对于小有积蓄,却没什么投资项目的百姓来说,这个利息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三十多两银子银行放一年就能得一两银子利息,比起把银子藏自己家中更划算。

    而且李植要求存款客户在银行办理存折时候留下手印,以后取钱时候要同时出示存折和摁手印才能办理。如此一来,银行中的存款他人无法取出,把银子存入银行也比在家里藏银子更安全。

    存款业务在报纸上一宣传出去,就渐渐有百姓来银行存钱。相信随着这项业务的6续开展,会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来存银子,乃至完全消灭“家中存银”这种古老的存钱方式。

    ####

    四月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