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零四章 进攻与防御的成本 (第6/7页)
有人说,太祖文皇帝穷兵黩武,导致了大明民不聊生,国困民乏。” “但臣以为,却并非如此。” “五次北伐,太仓通州两仓一千库,每次调运不过两百余万石,总共不过一千二百万石米粱,民夫调运总计一百余万次,所耗犒赏银两,不过四百余万两,木料、石方、火药等军备,折银不过两百万两。” “全部折为金花银,不过一千二百万两白银,其中有四百万两白银,犒赏三军,出自内帑。” “国朝总计不过消耗国帑八百万两。五战定北,北境安泰四十年。” “北虏散处漠北,人不耕织,地无他产。虏中锅釜针线之日用,须藉中国铸造。铀缎绢布之色衣,惟恃抢掠而不得。” “鞑靼人衣用全无,毡裘不奈夏热,生锅破坏,百计补漏之,不得已至以皮贮水煮rou为食,其瘦饿之形,穷困之态,再无犯边之能。” “自正统四年起,边方多筑城修营堡以防御瓦剌人、鞑靼人扰边,仅大同府这十年来,仅仅在筑城修营堡之事上,消耗盐引粮草折银约一百四十万两,调动民夫二十余万次。” “大同、宣府、宁夏、延绥、固安,辽东,六镇四地,消耗盐引、粮草折银逾越千万白银,调动民夫超过一百七十万次。” “进攻与防御,到底何贵何贱,到底是北上伐虏不得扰边,还是六镇四地筑城,致使民不聊生,国困民乏?” “陛下,臣讲完了。” 陈瑛走下了台,留下了思索的军将们,朱祁钰今天特意带了于谦和陈循,自然是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