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执天下_第15章 一笔定黜陟(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5章 一笔定黜陟(上) (第4/6页)

建邦之六典,以逆邦国之治,掌法以逆官府之治,掌则以逆都鄙之治’,汉末郑玄加上唐初孔颖达的注和疏,已经通行了几百年,但王安石对此却又不同的解释。陆佃是王安石的弟子,当然知至甚深。

    得到了叶祖洽和陆佃的回答,上官均将试卷一抖,不用再看了。

    静默也随之降临于厅中,视线在空中交错,众官沉默的交换起了眼神。

    不同于郑玄的注,也不同于孔颖达的疏,这几题的答案,与如今国子监作为标准教材的《十三经注疏》全然不同,而是来自于张载和王安石。若只是采用其中一家之言,考生身份的可能性还会有很多,但同时出现在一张卷子上,那就不可能会是他人。

    不过都没有说破。若是说破了,不论取中,还是舍弃,都会引来外界一场风暴。一旦传扬出去,不是得罪士林清议,就是得罪韩冈,以及他背后那一座座巍峨如五岳的靠山。

    他们凭着自己进士高选的身份,可以小觑韩冈,鄙薄韩冈。但又几个愿意毫无缘故的去招惹韩冈这样功绩卓著,同时背景深厚的人物?

    来自于南京国子监的教授莫京,此时却皱了皱眉:“真宗景德二年,李迪、贾边有名于京中。举进士,迪以赋落韵,边以〈当仁不让于师论〉以‘师'为‘众',与注疏有别,皆被黜落。时王文正【王旦,真宗朝名相】为参政,道:‘迪虽犯不考,然出于不意,其过可略。边特立异说,将令后生务为穿凿,渐不可长。‘故而收李迪,而将贾边黜落。考于故事,还是将此卷黜落为宜。”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