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4章 雨泽何日及(三) (第2/5页)
阁门,韩冈随着来通传的班直往延和殿去。他并不担心郑侠的流民图能起什么作用。流民图又怎么样,那都是他玩剩下的手段。 当年渭河荒田一顷和万顷之争是怎么解决的?沙盘又是谁献的?郑侠献流民图,与他献沙盘明古渭地理,都是为了更直白的向天子证明自己的正确。 要说应对,他有的是底气。 …………………… 延和殿。 王安石此事还留在殿中,正为自己而辩护,“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陛下即位以来,累年丰稔,今旱暵虽逢,但当益修人事,以应天灾。” ‘禹水九年,汤旱七年,而民无饥色,道无乞人!’ 贾谊的一番话,就在赵顼嘴边没说出口,他不想与自己的宰相发生争执。但王安石现在所说的一切,在赵顼耳中,都成了强辩。王安石说了一通还不够,还让自己招韩冈来相问,但想想郑侠的话,‘十日不雨,乞斩于宣德门外。’这命都赌上了,赵顼如何还能不信?! 赵顼想不到他辛辛苦苦这么些年,本以为百姓丰足,国家强盛,而在西北边境上的成功,也的确证明了这一点。但没想到市易法一出,就是遍地怨声。等到旱灾持续了半年,更是将大宋的老底都露了出来。 他看了一眼桌上的流民图,又想被烫到了一般,立刻将视线挪开。他的国家,他的臣民,生活得竟然如此凄惨,赵顼心中如何能好受? 听到外面的通传,韩冈终于到了。 赵顼眯起眼睛,就见他一直十分欣赏的年轻臣子,从殿外进了殿中,目不斜视的在大殿中心行礼如仪。 “韩冈。”赵顼第一次不是称呼他为韩卿,“这份奏章和图轴,你自己看一看吧。” 从李舜举手上接过郑侠的奏章和流民图,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