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46章 正言意堂堂(上) (第1/5页)
上元节时,万户悬灯。 一盏盏灯笼,悬于大街小巷之中,仿佛将天上的群星拉到了地面。 大内之前的御街上,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灯山一字排开。展示在宣德门之前。 而属于各府院监司、皇亲贵胄的彩棚幕次,也同样搭在御街之上。帐篷和彩棚上,同样挂满了灯笼。 正所谓‘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御街和东西大街,却像是两条银河纵横交织在一起。 如果从高处下望,整座东京城就是一座灯的海洋。 宣德门城楼上,赵顼穿着红衣小帽,受过群臣拜贺之后,带着后宫嫔妃坐于一处,饮酒观灯。而宰执和翰林学士们也在城楼上,同享天子钦赐的恩泽。 受了天子甘霖沐泽,做臣子的便要为此而作诗作赋,以谢天恩,并记今日之事。 喝过天子赐下的御酒,重臣们便分韵即席赋诗。好坏不拘,只要应个景就行。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立刻作出诗来,回到家中苦思冥想出来再呈上也不是不可以,只是会被人笑罢了。 王珪才思敏捷,很快就将御制诗做了出来。金玉满堂、符合节日气氛的富贵诗正是他的擅长,虽然备受人笑,甚至他的兄长都戏称他的诗作是‘至宝丹’,但毕竟应时应景,在宫中很受欢迎。 吕惠卿运气不佳,拈了险僻的韵字。不过他的才气在重臣中算是第一流的,只是少费思量,也敷衍了一篇出来。只是他心中有事,写出来后,只确定了有没有犯讳,便没有再多修改。 他跟韩冈之间肯定是闹翻了。 吕惠卿听了曾孝宽说,韩冈在看到灯船的时候是笑着,但他心头怒火有多旺,吕惠卿也能猜得出来。 都是白彰做的好事啊!虽然他直到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