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7章 相叹投残笔(上) (第2/5页)
都不行。 过去的几年,大宋朝廷行事,从来没有体恤过辽国的反应。既然见到新君登基后,大宋整军备战、开疆辟土,辽人当然会担心日后宋人北伐。与其等着宋人主动进攻,还不如先发制人。而辽人索取河东之地,就是最好的证据——这一事,就是韩琦打算用亲笔写下的奏章告诉天子的。 正要继续往下看,一个六七岁很是精神的男孩儿从外间跑进来,“爹爹,四哥来了。” 韩琦抬起头,一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跟着进来了,是他的四儿子韩纯彦。 韩纯彦一进来,就对着男孩儿道:“六哥,出去玩去。” 韩琦最小的儿子韩嘉彦,熙宁元年出生,现在才六岁,比韩琦的好几个孙子都要小。听了韩纯彦的话,乖乖的走到外间,立刻就被乳母抱了出去。 见着弟弟出去,韩纯彦走到韩琦榻边,“大人昨日让孩儿查的事,儿子已经查清了。州里出去逃荒的流民,的确回来了不少,这些天陆陆续续有了几百户人家。” “可问了南下后的情况?”韩琦动了动身子,有些吃力的问道。 韩纯彦道:“孩儿也使人问了。只要到过开封的,都没口子的赞着韩冈。说是逃难一趟还赚了本钱回来。” “王介甫找的好女婿。”韩琦叹了口气。 韩冈年纪轻轻,做事理政却是朝中难得的人才。今年河北数十万饥民南下京城,才二十出头的韩冈竟然将之全数安置妥当,才干卓异,并不下于富弼当年。 虽然在安置流民的过程中,韩冈也不是全无破绽,韩琦也听说了有好几个知县和御史都有上书弹劾他,但顶不过赵顼对韩冈的信任,上的弹章全都留中不发,甚至将攻击韩冈最激烈的扶沟知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