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6章 万众袭远似火焚(九) (第4/5页)
不会输于蕃人。唯有粮秣转运之事,乃是胜负之关键。” 蔡延庆的话中之意,沈括听得明白:“下官即奉天子之命而来,正欲粉身以报君恩,哪有不用心的道理。” 蔡延庆点了点头,正要说话,却听到一句歌喉悠扬:“谁念玉关人老……” 他脸色微微一变,顿时停了杯盏。 “太平也,且欢娱,不惜金樽频倒……”唱曲的营妓拖长了声调,将最后一句反复唱来。 沈括也是微微变色,听得最后几句,这首词已经很有些味道了,就是在这个场合唱着着实让人不痛快。 那营妓又开始从头唱起:“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飞,垄上铁衣寒早。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双鞬锦带,山西年少。” 听了曲调,辨出来词牌,蔡延庆杯子再拿不起来。虽然不合时宜,但听这上一阙就已是难得的杰作,惊问道,“这首喜迁莺是谁的做的?!” 蔡延庆问沈括,算是问道于盲。他摇摇头,“在下没听过,京中并无传唱……‘垄上铁衣寒早’、‘尽道君恩难报’,当是关西为官者所作。” 有别于上一阙的慷慨,唱到下阙时,歌声一下变得低婉起来:“谈笑,刁斗静,烽火一把,常送平安耗。” 沈括听了便道:“此番口吻,非是卑官者可有。后面还有句‘不惜金樽频倒。’” 蔡延庆轻轻点头,“也就十几人有这资格。” 歌声继续:“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啪,蔡延庆用力一拍桌案,苦思的问题终于想出了个结果:“多半是蔡子政【蔡挺】!!” 他的一句高喝,顿时惊散了歌声。招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