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42 (第3/4页)
海运那边。 不过随着秦家军得胜归来,天子更加倚重军中后起新秀。 譬如采买军资这样的肥差事,最近的半年里,竟然有大半都分给了表哥成天复这类后提拔起来的年轻将军。 这行会靠的便是能包揽长途运送军资大活,其实就是慈宁王府从军费里套现的工具。 可是现在那些分了差事的军官们大都不走行会了,而是转调京城之外的船行,不光费用低,也走得快。 因为押运军资,护送的也都是训练有素的官兵,那些河道两岸的水匪也不敢来闹。 这京城的船行的东家们自然不干了,都到行会来闹,问李会长是如何跟上面沟通的,不能只拿会费不干活啊! 那李会长便拿行会的费用来卡住外地船行,让他们知难而退,让京城里的几个老船行多些活,相应地最近的会费也是水涨船高。 连带着,就连运送军资的外地船行也受了影响,不大愿意接京城周边的活儿。 不过听说就在前几日,成天复亲自领兵到了河埠头,只让兵卒挨个排查,看谁敢卡要运送军资的船只,当时好像还带走了不少行会里的打手。 不过慈宁王府并没有来掺和行会的事情,但是另辟蹊径鼓动谏官参奏成天复为官不仁,打搅民生。 这类事情上了朝堂,往往是要争吵一番。 而行会这边也是双管齐下。 既然朝堂是硬的,那么李会长便来软的,直接去软磨硬泡盛家大小姐,指望着她代为牵线搭桥,将成将军请到酒桌子上好好谈一谈。。 李会长是个生意人,觉得没什么不能用银子解决的。 只要将成将军劝服通顺了,不要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