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大明嫡长子 第593节 (第1/6页)
万一人家觉得慧盐记出了这等问题,那不知要多出多少麻烦。 “公公可听过山阳方氏?” “朝中连一个姓方的重臣都没有,怕是这里的小宗族吧?咱家不曾听闻过。” “于公公而言当然就小了,但在当地可就是地头蛇。” 尤址缓缓听下来,渐渐明白她的心思,“不要用地头蛇这个词。在咱家眼里这世上就没有地头蛇。你只说这方氏做了什么?” “公公恕罪。方氏起家于官宦,现在方氏一族的话事人,他的父亲便是原来浙江督粮道。” 尤址眉头一挑,“督粮道?姓方?” “方明永。” 老太监摇头,在他的认识中督粮道这种四品官满大街都是,除非做出些特别的事,否则他实在是不知道。 所谓的督粮道,就是督运粮草的官员。 其职责有些类似于后世的农业厅厅长兼粮食局局长,明朝在十三个承宣布政使司中都分别设置一个,一般会由布政使司衙门中的参政进行兼任。 所以它不算主官,不算高官,但是职责不小,权力也不小。作为督运粮草的官员,一般都是肥缺。 而职责重,是因为明朝是包税制。 就是这个府、这个县,今年的钱粮应该缴纳多少,那么负责的官员要把这个数给凑齐了。 但具体怎样凑齐实际上就可以cao作。 而且税收自诞生之日起就有各种避税的手段相伴而生,收哪些人的税,收多少,这就有说头。 所以一些人为了逃税,往往就会去贿赂这些官员。 当然了,官员手中的任务肯定是完成的,只要钱粮足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