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87 (第2/4页)
监。 炎夏伊始,树木葱郁,花草繁盛,负手漫步凉爽林荫甬道,不时可见三五朝气蓬勃的书生结伴路过,他们虽不认识周仁霖,但观其气度风范,遂纷纷拱手问好,斯文有礼。 周仁霖时不时点头致意,甚至指点几句功课,搏得书生感激或叹赏,他得意之余,心情大好,仿佛回到年少虽清贫但踏实的寒窗岁月。 哎,光阴似箭,回忆从前,竟恍如隔世呀。 周仁霖唏嘘感慨,宽袍缓带,颇似淡泊学者,走着走着,他习惯性绕到国子监告示墙,兴致勃勃,观赏最新的优秀学子文章。 啧,辞藻华丽,言之无物。周仁霖不赞同地摇头,移步,看下一篇;唔,言之有物,但笔锋太过锐利,失之圆滑,此乃官场大忌。周仁霖又摇摇头,再移步。 上了年纪的读书人,尤其科举入仕的,多少有些好为人师的毛病。 周仁霖逐篇鉴赏,均默默点评几句,乐在其中。 直到他在末尾角落发现容佑棠的文章。 啊!! 这、这个—— 周仁霖如遭雷击,双目圆睁,瞪大眼睛看最后一篇。 他尚未细看文章内容,触动内心的,是容佑棠的字迹。 一个人的字迹,不管如何勤学苦练、精益求精、乃至成为书法大家,他永远还是他,执笔姿势、横竖撇捺钩、落笔走笔停顿回锋,时日稍长,即可形成个人固有的书写习惯,或称风格,某些特征一辈子改不了。 容佑棠的书法启蒙老师是容怀瑾。在母亲手把手的教导下,他一练就是七八年,导致字迹总带些许女性娟秀,哪怕后来由庆王手把手地教,也改不过来。 而容怀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