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298 (第2/4页)
民愤,不剐不足以振朝纲。” 承天帝面朝多宝阁,背对众人,久久不发一言。 “父皇?”大皇子不放心地上前询问。 “朕给了钦差一个月的时间,如今还剩半月,他们动作倒也挺快,颇为尽心尽力。”承天帝缓缓道。 “圣上有令,他们自然全力以赴。”大皇子笑道。 “唉。”承天帝长叹息,情绪彻底平复,慢慢踱回书案,负手问:“雍儿,说说你的想法。” 庆王一板一眼道:“若证据确凿,按大哥的意思就很妥,巡抚乃一省大吏,理应交由刑部审理。另外,至于那些人证物证俱全的从犯,就地处置即可,以平民愤,安抚关州百姓。” “唔。”承天帝两手撑着桌面落座,十分疲惫,他毕竟老了。 内廷总管李德英奉上一杯参茶,承天帝接过,慢条斯理撇了撇,略喝两口。 “陛下请宽心,钦差已紧急调了关中五百兵协助,想必猖獗匪寇再也不敢作乱。”兵部尚书高鑫拱手劝慰。 “还算他们有些机变,否则倘若白白地冤死十人,朕纵然事后将罪犯绳之以法,也是一大遗憾。”承天帝不疾不徐指出。 “陛下圣明仁慈,实乃成国之幸。”户部尚书赞叹。他一贯奉行“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的为官之道。 承天帝后靠椅背,余光扫向垂首慎言的皇二子,暗自叹息,沉声下令:“即刻拟旨!着钦差齐、容二人彻查到底,便宜行事。接旨后,将长期横行征税、欺凌百姓、造成重大伤亡的十三罪犯就地正法,以平民愤。另外,务必全面掌握以游冠英为首的贪污乱党罪证,肃清河间吏治。” “是。” “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