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二十二章 忙碌的春节,以及拓扑量子计算的远程会议 (第3/7页)
环境下,选取最合适的超导材料,实现大面积、高度有序和可调控的马约拉纳费米子格点阵列。而这个目标,我希望能在六月前完成!” 科佩特教授确实有点急了,他虽然研究了一辈子的量子理论,拿过马克斯·普朗克奖章、莱布尼茨奖、海涅曼奖等,也曾在《自然》和《科学》上发表过多次论文,称得上是业界大牛,但因为一直没什么足以影响整个量子界的伟大学术成果,始终无缘于诺贝尔物理学奖。 搞了一辈子物理的教授,哪个不将这个诺贝尔奖当成一辈子的追求与目标? 而科佩特教授今年已64岁了,身体向来就不算好,前年心脏动过手术后更是明显感到自己的精力在衰退,能在科研一线上再熬上两年就差不多是极限了。 也就是说,如果在接下来的两年内没能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大概永远都不会有再机会了。 但现在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竞争何等激烈,起码光是在量子学界,科佩特就知道阿兰·阿斯佩、约翰·克劳泽等物理学家在“纠缠光子实验”“验证违反贝尔不等式”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尤其是加州大学的约翰·克劳泽教授,成功验证了违反贝尔不等式的光子纠缠实验,化解了量子力学被替代的危机。 与他们相比起来,科佩特教授连拓扑量子计算的问题都没能解决,谈何竞争诺奖? 去年年初时,科佩特教授被一个米国数学家坑了把,差不多都要对诺奖绝望了,但幸运的是,他迎来了秦克与宁青筠的加入,这两个年轻数学家在拓朴学、量子学、泛函分析、数学建模方面都有极高造诣,尤其是数学方面更是出类拔萃,使得科佩特教授重燃了希望。 这时科佩特教授对着大屏幕,向着团队成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