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八十一章 登上《时代周刊》的最年轻数学家 (第4/8页)
清木大学又怎会错过? 哪怕秦克不需要再造势,可宁青筠还需要啊,哪个国家会嫌菲尔兹奖多的?尤其是对于夏国这样的“数学奖牌荒”国家来说,在秦克之前,本国国籍的数学家最厉害也不过是拿到了拉马努金奖而已,连克拉福德奖的边都摸不着,更别说菲尔兹奖了。 如果秦克拿到一枚菲尔兹的奖牌,宁青筠再拿一块,那就真的是……想想都能让人乐得从梦中笑醒。 夏国的数学一下子实现跨越式的发现绝非不可能,哪怕只是形式上的飞跃,也足以让这个古老国家的人重燃数学自信与热情、激励学生们积极地投身到数学这个所有科技基础的伟大理论学科之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追求奥数的金牌,且目标只是为了高考加分、获得名校的门票。 接下来两天里,秦克所在的酒店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不断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大型媒体对秦克和宁青筠进行专访,有些是陈伯伯与清木大学穿针引线安排的,更多的是媒体自发的,他们像闻着鲜味的猫群般,络绎不绝地赶到,要不是有陈明等人带着保安们维持秩序,估计递过来的话筒都能将秦克和宁青筠淹没。 面对数不清的问题,早已熟悉了对付记者的秦克显得游刃有余,而宁青筠也学到了秦克传授的“诀窍”,反正遇到不好回答或者可能有坑的问题,便把回答引到数学上,以数学来作比喻,说一连串专业至极的名词,并且要摆出一副“我只是用很显浅的比喻来回答你的问题”的表情,保证再刁难的记者都得狼狈败退。 秦克的法子虽然有些歪门邪道,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