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五十五章 跨国的物理课题合作项目? (第2/7页)
这些顶尖数学家们在背后的助力。 最近一年多来,秦克在理论数学方面确实独占鳌头,但近些年来除了他之外,也有不少四十岁以下的数学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比如鹰国的梅纳德教授,在前年发表的素数结构和丢番图近似理论,就被称为近十年来有关丢番图的最杰出成果;又比如来自米国的哈夫曼教授,近四年来陆续证明了强梅森猜想、证明了道林威尔逊关于几何格的猜想,证明了海伦-劳特-威尔斯有关拟阵的猜想,还在霍奇猜想上有极深的研究……这些年近四旬的杰出数学家,都是最新一期菲尔兹奖的热门获奖人选。 更别提那些在应用数学领域已硕果累累的数学家们。 菲尔兹奖每年最多只有四个名额,秦克感觉光凭自己目前的成果,还是有点悬,尤其是年纪方面是硬伤。 优先把菲尔兹奖颁给接近四十岁的优秀数学家已是公开的潜规则了,昨晚与熟悉的众多大佬坐在一起吃晚饭时,大佬们也暗示过这样的风险,鼓励秦克争取在年底前完成黎曼猜想的最后一组表达式,或者证明出哥德巴赫猜想。 看看时间,现在已是二月底,最迟在九月就得攻克哥德巴赫猜想,争取将数学等级提升到“宗师级”,这才能完全看懂吃透《黎曼猜想全解释》里的第五组表达式,并将之公开发表,如此才能确保将菲尔兹奖揽入怀中。 不然就要等四年后了。 当然,哪怕四年后,秦克也不过是24岁,依然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菲尔兹奖获得者,但现在有机会能在20岁就拿到菲尔兹奖,为什么不努力加把劲,争取争取呢? 秦克燃起了熊熊的战意,同时暗自下定了决心,接下来的半年里,除了计算种子学与沙漠红薯的课题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