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一十四章 迁都之议 (第8/10页)
,简单的说,所谓迁都的政治需要,主要是防止陛下的子孙当中因为日子过得太安逸,于是出了几个纨绔败家子,玩玩闹闹的把江山丢了,这样说你能明白吧?” 朱允炆点头,释然笑道:“你这么一说,我就了然了。” “至于战略军事需要,南京地处东南沿海,臣可以这么说,未来我大明的强敌,并非来自北方,而是来自海上,南京靠海,毫无缓冲和掩护地带,作为我大明的国都,其弊大于利,而迁都北方的好处很多,不但能带动北方贫瘠的经济和商业,而且北方蒙古时常犯边,朝廷迁都有利于军事指挥和政治威慑,对蒙古各部的控制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先声夺人之势,北方诸府,最合适的国都莫过于北平,因为北平虽然也处于沿海,但北平的沿海是内海,安全方面比南京强上许多,又有辽东和山东两个半岛拱卫,沿海纵有战事,也必须先通过这两个半岛,不至于使京师震动,而北平的北面,出了长城便是大宁府广袤的千里平原,如此便给北平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纵深地带,纵有蒙古或女真犯边,朝廷也能从容的组织边军还击……” 朱允炆忍不住插嘴道:“……大宁府在朵颜三卫手里,他们都是蒙古人。” 萧凡豪迈的一拍胸脯:“一年之内,臣有把握叫脱鲁忽察尔恭恭敬敬的双手捧着将大宁府还给咱们……” 朱允炆:“…………” “……北平曾是前元的大都,曾经的燕王府便是大都皇宫,迁都北平的话,不必大兴土木再造皇宫,国库的负担会降到最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北平地处边境,时常与蒙古鞑子交战,大明立国以来一直布置重兵,而兵权是个很敏感的东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