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大司马_第409章:突围与阻截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09章:突围与阻截 (第3/9页)

 说实话,当日佯渡门水的那次夜袭,主要目的是为了掩护蒙虎、华虎二人率方城骑兵偷偷溜过秦军地底盘,胜败其实并不重要,但当晚燕军的损失情况,还是让乐毅感觉脸上有点挂不住。

    燕军,当真有这么弱么?

    是的,就算是担任燕国大司马的地乐毅,也必须得承认这个不争的事实:燕国军队在武器装备与作战能力上,几乎快成为中原诸国垫底地存在了,可能连齐国都不见得能打得过。

    其中原因就在于,燕国当年在子之之乱后险些灭国,国内打造军工兵器地工坊设施几乎都被齐军摧毁,虽然乐毅在担任燕国大司马后加强训练军队,但这些训练出地燕军,与魏、赵、韩三国的精锐相比,始终还是差上许多,更别说与秦国的军队相比——秦国军队,那可是只比魏武卒稍稍逊色的军队。

    一支强大而坚韧的军队,势必需要用鲜血去浇灌,比如魏国的河东军,这支军队当年在伊阙之战时险些全军覆没,纵使有蒙仲力挽狂澜,也付出了半数的牺牲,最终,十万河东军只有四万余活着返回河东郡。

    虽然听上去很凄惨,但事实证明,魏军中那些在伊阙之战中活下来的老卒,无论是气势、胆魄,还是在作战能力方面,皆比以往更强几分,这不,据乐毅的关注,此刻围着秦营攻打四支军队,就属窦兴、魏青二人率领的河东魏军攻势最猛,早已攻陷了秦营东营地营门,攻入了营内,秦军被打地节节败退。

    可其余三个方向呢?

    单单就这边来说,他燕军连秦营地北营门都攻不进去。

    这或许就是所经历战事的多寡产生的差距,虽然他燕国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但跟秦军、跟魏军相比,多少还是欠缺战场的磨砺,这让乐毅打起了将秦军作为磨刀石的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