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零九章 讨论建私塾 (第4/4页)
个什么,真是后悔也来不及。 但是出钱盖私塾,他们也是不怎么想的,虽然都是自家孩子在用,但是是李书景在里边教书,四舍五入也算是李书景用了。 有人就觉得李书景也用了,他们每年又要交二两束脩给他,显然就是他们亏了。 有这样心理的人还不少,所以村长走后,他们都还聚在村口议论纷纷的,就是心里不服气又没个结果。 李家和庄静娘家都去了,没掺和进去,等村长说完话了,他们就各自走了。 庄母他们对出钱盖私塾这事没什么意见,反正该出多少出多少,他们家两个孙子,最得益的就是庄安了。 密码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他们送孩子去读书就知道自个村里没有私塾的难受,哪怕最近的私塾,来回路程都要不少时间,为了安全,也只能把孩子寄宿在私塾里。 这样寄宿又要花上一笔银钱,主要不是银钱的问题,孩子不在身边,最担心的还是家长,生怕他吃不好睡不好,还担心他受人欺负。 每个村都会排外的,去别的村上私塾,人生地不熟的,难免会受欺负。 都不说孩子了,就是外嫁的新媳妇,想融入一个村子,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婆家要是好的还好,婆家要是不好那才难受 所以若是村里有私塾,孩子能在家中吃住,放在眼皮子底下,一个村的都认识,矛盾什么的都不会那么严重。 不过他们是李家的亲家,现在村里对李家有些微词,他们也不好说话,就等着看那些人商量个什么出来吧,他们就配合,该出银子出银子,该出力气出力气。静禾的脱贫致富后,我却种不了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