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43章 (第3/4页)
连弩,可我找遍福县都没有,这支是从邺国军营偷来的单弩,你就将用下。” 看他那不满的神色,就像十分嫌弃邺国连一把好弩都造不出来,属实垃圾。 墨家了不起啊,邺国的军事机械再垃圾,好歹还有一个活阎罗宇文晟顶着,瞧把你给骄傲的。 手握邺国户籍的郑曲尺,自觉代入吾国遭反叛军贬低的不舒服中。 但腹诽完,她又反应过来,自己现在也是反叛军中的一员,所以还是认命拿起弩,研究起来。 对于古今大部分有资料跟图像的木制品,郑曲尺都曾经费了些心思研究过。 她还在国家级学术报刊中发表过“中国古代兵器纵谈”与“宋元冷兵器述论”等论文。 因此弩的形态与发展史,她并不陌生。 弩在战争时期最早启于春秋时代,到战国后期,就进化成了铜制强弩。 弩的拉力、射程和威力一般比弓强,但由于拉力过强引起的上弦速度慢,导致弩的发射频率远低于弓。 眼前这把邺国工匠制造的弩,由弩弓、弩臂跟弩机组成,瞄准器叫“望山”,对于它的构造用途,她一清二楚,可理论跟实践能一样吗? 她心底惴惴不安。 当拿起这把弩时,郑曲尺本以为自己会手忙脚乱,但结果却出乎她意料之外。 或许是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