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501节 (第1/6页)
从一个点发射的弹道导弹会落在另一个点,其距离可以使用弹丸运动的原则来计算,这属于单纯的物理过程,有点类似后世物理题中的‘忽略空气阻力的自由落体’。 但实际过程中由于各种外部因素,例如普遍的空气动力学条件等限制,实际着陆点可能与理想着陆点不同。 因此,洲际弹道导弹的目标被定义为在预定点周围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形区域,而不是明确的地理坐标。 这种定义方式叫做cep,也就是圆误差概率的首字母缩写。 它会在一个理论落地周围画出三个同心圆,第一个同心圆半径为n,区域显示红色,落在这块区域的概率是50%。 红色之外则是2n的同心圆,概率一般在90%左右。 2n往外是3n,概率是99.8%——也就是说导弹有接近99%的概率会落在3n为半径的圆形范围内。 而在具体数字上,这个n通常都以公里甚至十公里为计。 要知道。 这可是后世2024年的“现代洲际导弹”,飞行途中有中继点可以定位,下落阶段有自身制导雷达导航,但它们的落地误差依旧不小。 所以在菅原敬介想来,华夏想要实现精确出导弹落点,显然是难如登天。 于是很快。 菅原敬介便离开了指挥室,前去布置起了追踪任务。 三分钟后。 数艘驱逐舰在海中泛起波纹,保护着霓虹自己的测量船向三个方位分散而去。 纵使霓虹和海对面这次派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