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难为_分卷阅读384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384 (第4/4页)

   别说是尚书一级的人物儿,就是但凡能在帝都街面儿混的,也得明白,陛下这是有的意要清吏治了。

    国家要扫黄打非,你不低头做人,再出妖蛾子,那就是活腻歪了。

    所以,今年回帝都的官员,格外的感觉到,这银子咋这么难送啊?

    既然送银子不成,大家便开始走人情路线。

    这时候就要看谁的关系网更硬了,同乡同年同族同姓同僚,反正甭管抵不抵用,总得多多烧香,才好成正果呢。

    当然,也有下官投其所好,知道陛下登基以来,厉行节俭,最喜廉洁之人。吏部还特意挑了几个廉洁之名尤为响亮的官员,特意在朝上大大的推荐一番。

    譬如,有淮扬常州知府,蔡成英。寒门出身,本身就没啥家底儿,又极清廉,因还要供养两位弟弟念书以及支付弟弟家的家用,常年连rou都吃不起。家里老妈馋的不行了,蔡成英去买了二斤rou给老母吃,结果家里米粮俱空,他倒是挺禁饿,饿了三天才挨到发俸禄的日子。家里孩子哪里受得住,老婆刚生产完,rou汤都没喝上一口,倒要跟着一道挨饿,奶水也没有,结果刚生的小儿营养不良夭折了。老婆一怒之下与蔡成英和离,受尽世人谴责。

    而蔡成英,则受尽世人赞誉,赞其有“埋儿奉母”的美德。

    新任的吏部尚书是拿着蔡成英当成楷模一样的歌颂,为了母亲饿死儿子,朝臣恨不能把蔡成英写成第二十五孝。明湛听的实在火大,私下里召见时问蔡成英,“看你年纪不小,你弟弟多大了?”

    “回陛下的话。”蔡成英头一遭陛见,还有些紧张,说话哆哩哆嗦,“臣,臣二弟二十七、三弟二十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