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八十一章 别cao这个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一章 别cao这个心 (第3/6页)

机会“加恩”,或等到“大赦”,就可以减刑,甚至释放。

    一位甘肃籍的御史,叫吴可读的,悲愤之下,上折力争,内有警句:“皇上先斩成禄之头,悬之汇街以谢甘肃百姓;然后再斩臣之头,悬之成氏之门,以谢成禄。”

    这几句话,激怒了同治,以为吴可读欺他年轻,才出此锥心刺耳之语。于是,不但不杀成禄,反倒真要斩吴可读的头了!

    这就太荒唐了。

    成禄的案由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只是量刑的尺度,因为这个杀言官,不成了桀纣了吗?

    两宫皇太后苦劝,但同治像后来对恭王那样,发了牛脾气,生母的话固然不听,一向敬爱的母后皇太后的话,也不听。

    醇王主持,三法司会审,竟真办了吴可读死罪!

    到了“画行”的时候,大理寺少卿王家璧死活不肯下笔。

    定死罪,需要三法司所有堂官,正、副都算上,“全堂阙诺”,缺一不可。就因为王家璧不肯昧了良心,阿附上意,吴可读终于逃得一命,改了充军。

    关卓凡认为,不客气的说:同治绝对有做桀纣的潜质。他死的早,是中国人的福气;不然,原时空的中国,命途会更加多舛。

    慈禧对儿子的教育,虽然竭尽全力,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简单粗暴”,结果完全失败。可以说,他妈的好处,同治一样没学到;他妈的坏处,同治学了个全。

    关卓凡想,我来试着改造改造小皇帝;改造不成功的的话,将来这个皇帝,是不好给你做的。

    改造——从哪里入手呢?

    既然偏执狭隘,赏黜随心而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