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清_第五十二章 顾问委员会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二章 顾问委员会 (第2/5页)

子王。并不见得在乎这点钱。不会为了这点银子改变自己的基本政策取向。

    可有人在乎。在乎的人数还不会是少数。对于一些低阶爵位的宗室,一年多个几百两银子,不是没有意义的事情。反对新政,就是反对他们的荷包。在上位者,不能不虑及“民意”啊。

    还有,也不见得不能用经济手段,对宗室里面的几个大头子施加实质性影响,无非在哪个工矿里面给一点干股就是了。

    这样。“新政”和旧统治阶层一定程度上就绑在了一起。

    当然,最大的“赎买”对象,其实还是紫禁城里的那两位御姐。这个,关卓凡已经成竹在胸,另做计划了。

    这是旗人的“上层”,至于拿来开刀的旗人“下层”,关卓凡认为,阻力不会像文祥等人想象的那么大。

    当时的旗民,由于朝廷的奇葩制度——旗人除了当兵,什么事情也不许做。因此常常是一大家十来口子人,全靠一个当兵的一个月几两饷银过活。许多人家生活极其困苦。

    北京还稍好点,在外省驻防的旗人,景况更窘。每年都有不少旗民冻饿而死,甚至不断生出了“逃旗”——贫困的旗民,宁肯放弃身份,逃去无踪,只求一条活路。

    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个份上了,关卓凡就不信,有人宁愿饿死冻死,甚至“逃旗”,也不愿拿三百两银子,去搏一条生路?

    特别是开发东北,朝廷的“优惠政策”更多,可以极低的、象征性的价格将土地租给旗人耕种,还可以提供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