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四章 一号阵地 (第3/5页)
一个不走运的战士。 “狗日的农根,别以为你官比我大就证明你头脑比我好用,老子在学校里考试时比你多2分!”刚才被农根喊做黑蚂蚱的人回过头来同样对农根没好气地吼着。 “回头再和你算账,冲!”农根没有和黑蚂蚱继续打着嘴仗,各自带领着部队继续向前推进。 当推进到离阵地50米处的铁丝网时,两名火力排的士兵搬上来了一根根30毫米粗,80厘米长的筒状物体,这是段国学从后世学抄袭而来的爆破筒,用这个来清除让人头疼的铁丝网是最好不过的了。 随着一节一节的爆破筒连接在一起放置在铁丝网的下方,一阵轰鸣过后,一个宽15米左右的口子被爆破筒给撕开。 要说陆老头弄的这个防御工事还是从一战欧洲战场上学来的,深深的战壕和若干个射击口,再配上足够的兵力,那就是步兵的噩梦,但可惜陆老头没搞清楚,活学却不能活用那就是东施效西施——不伦不类。 欧洲使用这种战壕是基于拥有足够的重机枪火力,可在中国一个营都未必能分到一挺机枪的情况下这种战壕战对于拥有比马克沁式更凶猛火力的撕裂式机枪和短距离直射榴弹枪的民团面前那就是找死。 进入到敌方防御的阵地,战士们顺着防御工事向纵深推进着,7发装弹的12号大口径散弹枪在这种短兵相接的战场那感觉就是如鱼得水,概念性的瞄准一铳过去就是一打一大片,敌军的士兵躲都不好躲,战壕里的战斗没过多久就结束了,而当进入到兵营后战斗反而有些吃力了,由于兵营是倚靠着山石修建的,而且稀稀落落地散布在山背,75毫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